侧边栏壁纸
博主头像
爱探索

行动起来,活在当下

  • 累计撰写 48 篇文章
  • 累计创建 13 个标签
  • 累计收到 2 条评论

目 录CONTENT

文章目录

微观经济学-第九章-国际贸易

jelly
2025-11-17 / 0 评论 / 0 点赞 / 1 阅读 / 0 字

微观经济学-第九章-国际贸易

决定贸易的因素

  • 世界价格:一种物品在世界市场上通行的价格
  1. 当国内价格低于世界价格

    一般会成为出口国,因为如果一种物品的国内价格低于世界价格,就意味着:本国生产这种物品时,相比于其他国家,本国具有比较优势。

  2. 当国内价格高于世界价格

    一般会成为进口国,因为如果一种物品的国内价格高于世界价格,就意味着:本国生产这种物品时,相比于其他国家,本国标不具有比较优势。

再第三章中,我们知道各国的贸易是要家里再比较优势之上,也即是说,贸易是互惠的,因为它可以使各国从事自己最擅长的活动。

贸易中的输家与赢家

这里假设一个国家A是一个小型经济(A国行为对世家价格影响微不足道,A国是世界价格的接受者)。A国的纺织市场参与世界贸易。

如图:下面是A国没有参与世界贸易时的需求均衡曲线

A国没有参与世界贸易时的需求均衡曲线

出口国的得与失

当A国成为出口国时

A国成为出口国时的需求均衡曲线

贸易前贸易后变化
消费者剩余A+BA-B
生产者剩余CC+B+D+B+D
社会福利A+B+CA+B+C+D+D

当A国参与到世界贸易后,A国纺织品再国内的价格上升到世界价格。这时国内的供给量不等于国内的需求量。但是纺织市场仍然是均衡的。

由上图可以看出来并不是所有人都受益。

  1. 生产者

    由于A国的纺织品的价格上升到了世界价格,高于原来的国内价格。也就是A国纺织生产者可以以更高的价格出售自己的纺织产品,即生产者状况变好了。

    有上图可以看出,A国的生产者再贸易前后,生产者剩余增加了B+D

  2. 消费者

    由于A国的纺织品的价格上升到了世界价格,高于原来的国内价格。A国的消费之只能以更高的价格购买纺织品,即消费者状况变差了。

    有上图可以看出,A国的消费者再贸易前后,消费者剩余减少了B

  3. 总剩余

    A国的纺织品的价格上升到了世界价格后总剩余由原来的A+B+C变为A+B+C+D。即总福利增加

进口国的得与失

A国成为进口国时的需求均衡曲线

贸易前贸易后变化
消费者剩余AA+B+DB+D
生产者剩余C+BC-B
社会福利A+B+CA+B+C+D+D

当A国参与到世界贸易后,A国纺织品再国内的价格下降到世界价格。这时国内的国内的需求量不等于供给量。但是纺织市场仍然是均衡的。

由上图可以看出来并不是所有人都受益。

  1. 生产者

    由于A国的纺织品的价格下降到了世界价格,低于原来的国内价格。也就是A国纺织生产者需要以更低的价格出售自己的纺织产品,即生产者状况变差了。

    有上图可以看出,A国的生产者再贸易前后,生产者剩余减少了B

  2. 消费者

    由于A国的纺织品的价格下降到了世界价格,低于原来的国内价格。A国的消费之只能以更低的价格购买纺织品,即消费者状况变好了。

    有上图可以看出,A国的消费者再贸易前后,消费者剩余增加了B+D

  3. 总剩余

    A国的纺织品的价格下降到了世界价格后总剩余由原来的A+B+C变为A+B+C+D。即总福利增加

结论

  1. 进口

    1. 当一个国家允许贸易,并且成为一种物品的出口者时,国内该物品的生产者的状况变好了,而国内该物品消费者状况变坏了。

    2. 从赢家的收益超过输家的损失的意义上说,贸易使一国的经济福利增加了。

  2. 出口

    1. 当一个国家允许贸易,并且成为一种物品的进口者时,国内该物品的消费者的状况变好,而国内该物品生产者状况变坏。

    2. 从赢家的收益超过输家的损失的意义上说,贸易使一国的经济福利增加了。

关税的影响

关税:对在国外生产,而在国内销售的物品征收的一种税。

关税对出口国基本没有影响,因为出口国内的消费者不会对该出口的物品感兴趣,所以对出口物品的关税征收也就无关紧要了。
只有一个国家成为进口国时,关税才是至关重要的。

下图是A国纺织品市场。在自由贸易下国内价格等于世界价格。当增加关税时,关税使其纺织品价格高于世界价格,其增量相当于关税。

A国关税后的需求均衡曲线

关税前关税后变化
消费者剩余A+B+C+D+E+FA+B-(C+D+E+F)
生产者剩余GG+C+C
政府收入E+E
社会福利A+B+C+D+E+F+GA+B+C+E+G-(D+F)

国内买者与卖者的行为收到价格变动的影响。由于关税提高了纺织品的价格,他使国内的需求量有原来的Q1D变为Q2D,而国内的供给量有原来的Q1S变为Q2S。因此,关税减少了进口量,并使国内市场向没有贸易方时的均衡移动。

由上表可以看出来对进口增加关税后:生产者剩余增加,消费者剩余减少,政府收入增加,社会总福利减少。。关税会引起无谓损失,因为关税也是一种税。与大多数税一样,税会扭曲激励,并使稀缺资源背离最优配置。

进口配额

进口配额是另一种限制某种物品进口数量的方法。进口配额有关税很相似。都是减少某种物品进口数量,提高了该物品在国内的价格,减少了国内消费者福利,增加国内生产者福利,并引起无谓损失

进口配额与关税的区别:关税增加了政府收入,进口配额只为持有进口许可证的生产者创造了剩余

贸易政策的一些结论

  • 一旦参与贸易,那么参与贸易的价格会被推到世界价格。
  • 贸易后的受益者取决于,贸易后的价格是上涨还是下降。
    • 如果贸易后的价格上涨,那么生产者收益,消费者损失。
    • 如果贸易后的价格下降,那么消费者收益,生产者损失。
  • 只有当一个国家成为进口国时,关税才是有意义的。当对进口物品增加关税,政府收入增加,生产者剩余增加,但是并不能弥补消费者的损失。

国际贸易的一些好处

  1. 增加了物品的多样性
    不同国家生产的物品是不相同的,国际贸易可以使所有国家的消费者都拥有更多的选择
  2. 通过规模经济降低了成本
    一个物品只有大量生产时,才能以低成本生产,这种现象称为规模经济,如果一个小国的企业只能在很小国内市场销售,就不能很好的利用规模经济。自由贸易可以使企业进入更大的世界市场,并使企业更充分的实现规模经济。
  3. 增加了竞争
    一个避开了国外的竞争者的公司可能拥有市场势力,这又能使其将价格提高的竞争性水品价格之上。这是一种市场失灵,开放自由贸易促进市场竞争,使其看不见的收能更高的发挥作用。
  4. 加强了思想交流
    技术进步在世界范围内转移通常被认为是与含有这些技术进步的物品的国际贸易有关。

各种限制贸易的观点

工作岗位论

反对自由贸易者认为: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消灭了国内的一些岗位。

实际上自由贸易是,在消灭一部分岗位时也增加了新的岗位。即使一个国家在生产任何一个物品上都比另一个国家有优势,但他任然能从贸易中收益。贸易的好处是基于比较优势。而不是绝对优势。每个国家的工人都可以在该国比较优势的行业中找到工作

国家安全论

反对自由贸易者认为:该行业对国家安全至关重要。

国家安全论是正确的,保护关键行业是合理的。但是这种观点很快被渴望牟利的生产者利用。

幼稚产业论

新兴产业认为:实行暂时性的产业保护,有助于该产业的成长。在经过一段时间后,该产业的技术水平已经提高,也就能与国外竞争了。

老产业认为:他们需要暂时性保护,这样有助于对新情况做出调整。

不公平竞争论

一种观点认为。只有各国按相同的规则行事,自由贸易才是何意的。如果不同国家的企业服从于不同的法律和管制,那么让企业在市场上竞争就是不公平的。例如B国通过大幅度给自己的纺织业降税来补贴自己的纺织,这时A国的纺织业与B国竞争时A国认为B国是不正当竞争。

但是实际上确实A国的纺织业是在贸易竞争中蒙受损失,但是A国的消费者确从低价购买中得到巨大好处。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得到的好处大于生产者的损失。B国对纺织业的补贴实际上还是纳税人承担。

作为讨价还价筹码的保护论

一些国家声称自己支持自由贸易,但是在与合作伙伴讨价还价时,还是会使用贸易保护作为筹码。

0

评论区